
罗兴福将市场走访中发现的信息及时记录在本子上。
罗兴福在通过微信与零售户沟通交流。
罗兴福(右)在和同事一起分析零售户经营数据。
“高大姐,您刚做了手术,可千万注意身体,别累着,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说一声……”
罗兴福在走访计划之外,特意来到山东济南高新万达广场附近的一家书报亭,不是为了买书报、不是为了查案子,而是特意看望零售户高大姐。
罗兴福,37岁,是济南历下区局的一名专卖稽查员,2017年被评为全市系统“优秀稽查员”。
执法对象的“贴心人”
与高大姐的相识,要从罗兴福的一次执法经历说起。
“去年2月7日,我走访市场时在高大姐的书报亭查获了3条渠道外卷烟,是高大姐从老家带过来的。”罗兴福说,他按照相关法律法规将涉案卷烟登记保存,并对高大姐进行了相应处罚。
本来是一起处罚金额并不高的普通案件,可没想到高大姐情绪异常激动。“大姐说自己是学法律的,认为我们的处罚不合法,要求取消。”罗兴福说,高大姐当时越说越激动,听不进任何分析和解释,而且他从谈话中得知这位大姐刚做了开颅手术,不能激动。
怎么办?如何让执法工作顺利进行下去?
“高大姐身体不好,首先不能让她激动。我告诉高大姐,我是一名病人的家属,然后从照顾病号的经验出发告诉她怎么调养身体,这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,让她的情绪慢慢缓和下来。”罗兴福说,待高大姐心情平复后,他才耐心地将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知识条分缕析地讲给她听。最后,高大姐心服口服地接受了相关处罚。
之后,罗兴福在微信上将高大姐添加为好友,和她成为了朋友,走访市场时经常去看望她,给她讲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知识和真假卷烟鉴别技巧。前几天,他通过微信朋友圈了解到高大姐又做了一次开颅手术,这才有了文章开头的一幕。
和执法对象成了朋友,这样的事情在罗兴福身上还有很多。“他常说执法也是服务,在执法中要注重关怀执法对象、提供人性化服务。”罗兴福所在中队的中队长孙海说,在市场查处中遇到有难度的案件时,罗兴福总能站在执法对象的角度给出积极有效的建议,让执法工作顺利推进下去。
“不听话”的“劳模”
在中队长孙海的眼中,罗兴福还是一位“不听话”的“劳模”。
孙海给记者讲了这样一件事——
去年冬天的一个晚上,天气特别冷,9点多,有群众举报说,有一辆车正拉着一车外地牌号的卷烟驶往济南。孙海召集队员火速集合。罗兴福接到电话后,很快到了集合地点。孙海注意到他满头大汗。原来,孙海给罗兴福打电话时,他正发着高烧,刚喝了姜汤、吃了感冒药,出了一身汗。这种情况下,跑到寒冷的室外肯定会加重病情,可他接到电话后二话没说就赶过来了。孙海等人劝他回去休息,可罗兴福就是不“听话”,跟着队员们一起出发了。那天,他们在高速公路出口处的沟里蹲守了一个多小时,被举报车辆都没出现。怕罗兴福身体吃不消,大家都劝他到车里去,把暖风打开休息一会儿。但罗兴福怕影响工作,咬牙坚持着。
在单位,罗兴福是大家公认的兢兢业业的“劳模”。历下区局共有5个中队,管理2128户零售户。其中罗兴福所在的中队管理508户,由于人手紧张,加班是常态,但他从无怨言。
在历下区局负责人看来,罗兴福是个遇事不推诿、工作有担当的人。有一段时间,罗兴福的母亲来济南做化疗,晚上下班后他再赶去医院陪床照顾母亲。可有一天晚上接到查案的临时通知后,他二话不说安顿好母亲就奔往查案现场。
爱琢磨事儿的“有心人”
在单位,罗兴福是出了名的爱琢磨事儿、工作有方法。
比如,他做档案录入工作,就尝试建立了电子目录、书面目录两套查询体系,这样查询起来简单方便、不费时;
比如,他坚持列工作计划表,每天的工作是什么、哪项工作进行到哪一步了,一目了然;
比如,他总是及时把每个案件的相关情况录入系统,这样每个案子的进展都清清楚楚;
比如,他会将烟草专卖法律法规细细梳理,无证运输的、未在当地批发企业进货的,等等,每种情况所适用的法律条文都被他总结在一起,需要时一拎即可;
比如,在市场走访中,他会将辖区新开工工地的信息记录到笔记本上,依据上面记录的信息进行重点检查,提高了检查效率,而这本笔记本被他和中队长孙海称为“信息宝典”,是他们管理卷烟市场的重要参考。 …
当然,罗兴福不光对自己的工作有心,对同事的事也有心。在同事们的口中,罗兴福是个乐于助人的热心人。同事杨承轩刚到稽查岗位时业务不熟,罗兴福就手把手教杨承轩做日志、走访市场等;年纪大的同事在电脑操作方面存在困难,一遍遍反复问他,他总是不厌其烦地为他们讲解……
“辖区新开了一处工地,今天要去重点检查一下简易房,看是否存在无证经营问题。”待记者采访完毕,罗兴福又带上他的“信息宝典”出发了。(文/图李雅楠)
如果觉得本文对您有用,欢迎在下方点赞评论。
本文来自互联网,不代表红烽烟都立场,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!
文章链接:
https://www.hongfengyandu.com/news/1313.html
